您当前的位置: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单位。其主要职责是:统一管理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全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工作。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1960年设立的政治系,政治系建系初期只有一个专业,即政治教育专业,也是广西高校首个政治教育专业。政治系首届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是采取地方政府推荐保送的方式,招收了87名学生入学,学制为二年制的专科。1961年后改为招收三年制专科生,1964年招收四年制本科生。从1960年9月至1966年8月,政治系共招收了五届学生。

      政治系在文革期间从1966年到1971年停止了六年招生,1972年秋,我校开始从工农兵中招收学生,共招收了五届(72级-76级)二年半学制的工农兵学员,他们的学衔国家定为大学普通班。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政治系录取了77级新生120人,于1978年2月入学。1983年增加招收函授本科生,1984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增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本科学制4年、专科学制2年。1993年国家教委发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3]13号)撤并掉了原来的政治教育专业,统称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1991年2月,政治系公共政治课教研室和学校德育教研室合并,成立与系一级平行、独立的社会科学教研部。1995年,政治系更名为政治经济系,199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政治经济系更名为经济政法学院,2002年,经济政法学院一分为二,分立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法商学院两个学院。2005年底,学校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学校的社会科学教研部合并,成立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和政治与行政学院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运转形式。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政治学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2个二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点,是我校也是广西首批文科博士授权点,填补了广西文科博士点的空白,2007年获准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11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学校决定以社会科学教研部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力量为基础,同时整合我校相关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骨干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同时撤销社会科学教研部。

      学院于2011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016年4月起,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与广西师范大学共建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7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首批广西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12月,教育部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位列“B+”档,进入全国学科排名前20%。2018年2月,广西区教育厅公布广西一流学科和一流学科(培育)名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确定为广西一流学科。2019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获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023年,《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学院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传承,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共产党宣言》第一部中文译本的翻译者陈望道、《资本论》最早的中文译本翻译者陈启修、早期中共党员杨东莼、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的党代表朱克靖,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薛暮桥、共青团中央首任书记施复亮、《中国大百科全书》和《辞海》总编夏征农等共产党人就在我校前身“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弘文励教。在当时,由这样一批共产党人有领导、有计划地在青年中传播马列主义,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使“广西师专成为除苏区外,当时国内独一无二的公开宣传马列主义、宣传民主思想,实行科学教育方针,学风端正,思想活跃的高等学校”,被誉为“红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小莫斯科”(薛暮桥语)。

      学院现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研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现有教职工97人(不含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其中专任教师84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有教授25人,副教授31人,博士67人,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生导师24人(其中兼职博导10人),硕士生导师69人(其中校外硕导10人)。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四个一批”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人、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青年骨干教师择优资助2人、广西十百千人才2人、广西优秀专家2人、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广西教学名师3人、广西优秀教师2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广西高校“八桂学者”2人、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6人、广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首席专家和主要成员7人。柔性引进教师中有长江学者3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2人,全国“四个一批”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

      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在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设立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广西一流学科和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该学科先后获得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40多项。其中,专著《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2006年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社会主义自由的张力与限制》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著作《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奖。《真理,您告诉我——青年理论学习百题》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1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50多项,参与广西区党委政府重大招标课题研究。由人民出版社、高教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70多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研究》、《学术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

      学院设有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基地、广西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与研修基地。与广西社科院、自治区党委党校、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中共中央编译局马研部、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以及区内相关单位共同发起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与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合作建立“中越社会主义发展研究基地”,与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合作建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基地”。广西首批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桂林市理论骨干研修基地也挂靠在学院。

      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外国哲学、科技哲学、政治学理论、伦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教育)等硕士学位点,同时招收思想政治教育(含高校辅导员)高校教师硕士和教育硕士,学院还设有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办学60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专业基础扎实、创新研究能力强的马列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的就业率、考研率、考博率均位居学校前列。2010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2005级)被评为全国优秀班集体。1998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原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上将就是学院优秀毕业学生代表。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不断创新手段和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二)》是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此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省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广西高校思政课精品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成果分别于2012、2019、2021、2023年五次获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选题+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教学改革”成功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择优推广培育项目。2014年,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问题+专题+课题’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同时成功入选教育部择优资助计划,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主渠道、主课堂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在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

      进入新时代,学院将秉承“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弘扬“崇人文、尚实干、敢担当”的学院精神,努力建设好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理论宣传、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辐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为西部地区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努力建成立足区域实践、面向东盟、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平台,成为为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推动地方理论创新的学术高地,成为西南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成为面向区域发展的复合创新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

                                                                                                      (数据更新于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