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学院新闻

【望道讲堂】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望道讲堂”第114讲:《列斐伏尔空间观中的“路德革命”》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谢京秀     发布时间:2024-12-03      浏览次数:10


12月1日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于育才校区第二文科楼北楼503会议室举行“望道讲堂”第114讲:《列斐伏尔空间观中的“路德革命”》。本次讲座由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中心主办,由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教育部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异宾教授主讲。

张异宾教授主讲

讲座中,张异宾教授借助生动的案例从不同的阶段简要地梳理了列斐伏尔的主要观点,进而阐释了在什么意义上,列斐伏尔的空间转向是可被称作“路德革命”。他指出,列斐伏尔是通过人的社会关系生产的空间,将空间从外部客体的广延性特性内化为主体性的关系场境的生产与再生产。他表示,欧洲思想史上第一个“路德革命”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经济学上的“路德革命”,主要革命人是亚当斯密;马克思是哲学存在论中的“路德革命”;柏格森是时间观中的“路德革命”。他强调列斐伏尔在马克思高度关注的物质生活领域之外,在日常生活层面重新捕捉到资本化身为“毛细血管”的微观权力运行机制,在城市与乡村、都市化构成性中心与边缘生存的关系场境中,发现了阶级冲突的空间矛盾。

张异宾教授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缜密的逻辑思维,细致地梳理并介绍了列斐伏尔的主要观点,师生们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积极提问,张异宾教授逐一对师生们的疑惑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张异宾教授的精彩讲座及细心解答为学院师生系统全面、准确、完整的理解和把握列斐伏尔空间观中的“路德革命”提供方向指引。

讲座现场

文/摄/谢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