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马院 --

 您当前的位置:

-- 媒体马院 --

【桂林日报】关注报道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育人工作建设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薛水东/文;严浩真/审改     发布时间:2023-03-23      浏览次数:51


 3月23日,《桂林日报》第6版以《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构建立体化协同育人体系》为题,刊登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做好协同育人工作的做法。文章指出,协同育人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使命担当,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拓展协同育人渠道,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时刻紧抓协同育人关键,积极构建立体化协同育人体系,不断提升培根铸魂能力水平,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现将文章转载分享。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积极构建立体化协同育人体系

严浩真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拓展协同育人渠道,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时刻紧抓协同育人关键,积极构建立体化协同育人体系,不断提升培根铸魂能力水平,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拓展协同育人渠道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念教育、道德观念教育的日常管理。广西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新渠道。一是实行专业导师制。导师制是当代大学教书育人的主要模式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制涵盖本、硕、博所有学生,通过专业导师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促使教师更深层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政育人效果。二是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配套相关奖励制度,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重要渠道。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时间成立党的二十大精神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宣讲团,有计划开展师范生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及比赛,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社会实践中获取新知识,做到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不断指导实践。

 二、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协同育人机制的完善是形成思想政治大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的工作理念,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学生工作思路,潜心构筑协同育人工作机制,通过多举措全面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完善引导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定期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团学工作例会、学生工作例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学院协同育人工作开展,指导各党支部、各教研室通力协作,达成共识,凝聚力量。二是完善奖惩机制。在制度设计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三全育人”履责情况纳入教师年终考核内容,作为教师准入、晋升、考核的重要评判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明确各育人主体之间的职能,制定责任清单 ,建立师德档案和投诉举报平台,实施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等措施,切实把政治考察和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思政育人全过程。三是完善服务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重点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定期举办“我与书记·院长面对面”及辅导员进课堂、进宿舍等活动,及时掌握学生动态 ,了解学生需求 ,切实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紧抓协同育人关键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建设好“课程思政” ,关键在教师 ;推进协同育人 ,关键在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紧抓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承办了广西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骨干教师培训班暨集体备课会、广西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班暨集体备课会等活动,凝聚共识,汇聚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时间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课堂,积极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体备课会,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教研水平,提升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助推学院内涵式发展,为广西师大思政课教学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思政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部级思政课比赛,在全区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优秀微课、广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基本功暨“精彩一课”等比赛中屡获佳绩。

 协同育人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使命担当。马克思主义学院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构建立体化协同育人体系,让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思政育人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

报道链接:http://epaper.guilinlife.com/glrbh5/glrb/20230323/Articel06006NR.htm

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