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始创于1960年设立的政治教育专业(专科),196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6年学校增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993年国家教委发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3]13号)撤并掉了政治教育专业,统称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该专业专任教师共64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52人,占81.3%。教授19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46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14人。
本专业建设依托的学院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广西一流学科。200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授权点,2011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8年获批国家级本科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设立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专业基础扎实、创新研究能力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骨干,在广西乃至西部地区发挥着专业示范和引领作用,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二、专业代码、名称
(一)专业代码:030503
(二)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三、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一)培养类型:师范学术型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立足广西,面向西部,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教育情怀深厚、师德情操高尚,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服务广西和西部基础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优秀思政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级人才。
四、专业的优势和特色
一是办学历史悠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从1960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6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二是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政治素养高、理想信念坚定、师德情怀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
三是该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五、学制和修业年限
1. 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
2. 修业年限: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六、所属学科门类及相近专业
1. 所属学科门类:马克思主义理论。
2. 相近专业: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
七、专业核心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学政治课程与教学论、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八、主要实验及实践教学要求
(一)课堂实验实训教学
针对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开设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通过课程设置训练学生相关技能,同时提供三笔字实训室及录播教室等条件,加强学生课后的技能训练。
(二)教育见习
在教师技能训练课程中,为让学生更直观了解课堂教学,我院和桂林市部分中学合作,实施双导师制,为学生提供教育见习。
(三)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3-7月份进行,内容包括班主任实习、教学实习及教育调査。教学实习要求了解实习学校工作,实习班级、实习学科、教研组等基本情况,了解各种规章制度;观摩教学和班级管理活动等、观摩实习学校的集体备课、示范课、班主任的教育活动;参与实习学校思政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活动。
(四)毕业论文
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创作。
(五)社会调查
参加每学年为期2周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并写出调查报告。
九、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一)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60 学分。
(二)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十、课程结构与学分分布比例
课程平台与性质 | 学分数 | 分布比例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33 | 41 | 20.6% | 25.6% |
选修 | 8 | 5% | |||
学科基础课程 | 必修 | 28 | 28 | 17.5% | 17.5% |
专业主干课程 | 必修 | 27 | 27 | 16.9% | 16.9%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25 | 25 | 15.6% | 15.6% |
教师教育课程 | 必修 | 15 | 25 | 9.4% | 15.6% |
选修 | 10 | 6.2% | |||
实践教学课程 | 必修 | 14 | 14 | 8.8% | 8.8% |
合计 | 必修 | 117 | 160 | 73.1% | 100% |
选修 | 43 | 26.9% | |||
实验实训及实践学分 | 32 | 20% |
学校实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根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本科生须参与并完成第二课堂课程或实践活动,经考核合格方可获得第二课堂学分。第二课堂学分与学生的毕业直接挂钩,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内容包括:思想成长、实践锻炼与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文体活动、社会工作(含社团)、技能特长及其他等七个模块。“第二课堂成绩单”是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补充,不占用专业的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