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学院新闻

教育部“微言国培”关注报道广西师大马院“国培”工作经验:示范项目丨引领提升、交流互助、实践生成、反思发展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院办     发布时间:2022-03-09      浏览次数:10


  2022年3月7日,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微言国培”推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教育部“国培计划”优秀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示范项目经验做法——引领提升、交流互助、实践生成、反思发展。

  报道指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已承担教育部“国培计划”优秀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示范项目培训8年,完成了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53名优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和教研员培训,注重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过程,形成了以“核心价值为引领,满足需求为中心,任务驱动为手段,成果产出为目标”的培训特色,在全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培训方面拥有优良的口碑。

  现将文章转载分享。


示范项目丨引领提升、交流互助、实践生成、反思发展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已承担教育部“国培计划”优秀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示范项目培训8年,完成了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53名优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和教研员培训,形成了以“核心价值为引领,满足需求为中心,任务驱动为手段,成果产出为目标”的培训特色,在全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培训方面拥有优良的口碑。

  一、创新培训模式

  作为中学思政课教师培养的摇篮,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凭借深厚底蕴及出色的人才培养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为拓展专业影响力,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资源,打通中学思政课教师职前职后教育,学院以在职中学思政课教师培训为抓手,积极参加国培工作。2011年起,学院承担了“脱产置换”“教师培训团队研修”“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骨干班主任集中培训”等26个国培项目的培训任务。为做好在职中学思政课教师培训,学院组建专业管理团队和培训专家队伍,有计划地开发培训资源,形成了“导-学-行-思”的培训模式。根据国培计划“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基本要求,基于培训需求,明确培训目标,精选培训内容,优选培训方式,加强过程管理,追求培训实效。

“导-学-行-思”培训模式


  该培训模式是在多年实践中形成的,成效显著,后续成才率高,不少学员不仅成长为行家里手,而且成长为各地的培训专家,以至于反哺国培,成为国培示范项目的主讲专家。

  二、优化培训过程

  1.“四位一体”精准定位培训目标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形成了“背景研判——需求调研——主题凝练——目标定位”的工作流程,从社会需求、岗位需求、教师个体专业发展需求三个维度明确培训目标,对培训项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和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性描述,突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2021年国培紧缺领域国家级骨干教师研修项目高中思想政治班培训目标确定

  2.围绕目标构建序列化的培训内容

  根据目标定位进行培训内容遴选和组织,强调不仅要抓住实现目标最有价值的内容,又要明确培训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展培训内容设计,开发培训课程,遴选授课专家。多年的培训过程中,形成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教学理论、实践训练以及科研能力提升五大板块培训资源,包括师资、文本、视频、课件、场馆、基地、在线平台等,并形成了资源更新机制。

  3.基于效果设计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

  为使课程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设计了丰富的培训方式,包括专家讲座、沙龙研讨、小组研课、经验交流、说课汇报、现场教学等,每个培训单元都有签到、研学、专家引领、相互交流讨论等内容,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研修目标的达成。此外,运用线上平台“思政云”,实现了培训资源回放与共享、交流与互动,延伸学习过程、深化学习效果。

  4.围绕培训质量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和评价

  培训过程的管理和评价是培训质量的保障。在培训过程中,尤其注重及时评价学员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效,实施全过程的激励评价,并形成督促机制。利用“思政云”线上平台实现了签到、交作业、批改作业、反馈学习成果、共享研修资源等,严格研修纪律、督促学员们落实研修效果,提升培训质量。学员每天的学习小结上传平台,专家及时批改反馈,尽管任务繁重,但收获了累累硕果。

2021年国培紧缺领域国家级骨干教师研修项目高中思想政治班培训过程管理

  落实培训过程评价有利于营造学习氛围和增强成果产出,按照“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分等级给学员评定培训成绩,评选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既提高了培训证书的含金量,又推动了学员在专业上的发展。

  我们认为,2021年国培紧缺领域国家级骨干教师研修项目高中思想政治班的培训效果是显著的,无记名的满意度调查各项指标均表现优异。具体表现为整体满意度为100%,培训项目满足学习需求的程度满意度为97.62%,此次培训课程和活动安排的满意度为97.62%,培训成果与收获的满意度为98.81%。数据表明,我们能准确掌握一线教师的需求,各指标的满意度在95%以上,培训效果颇佳。

  5.基于精准设计在实践中生成培训成果

  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学员更加关注课程理念落实、教学方式改变、课堂教学指导、试卷命题、教材处理、教学研究开展等具体问题。因此,培训过程中,我们精准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在实践中生成培训成果,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备课、研课、磨课,通过小组代表现场教学、说课和评课,生成优质教学案例、课件和教学反思,形成教学研究课题。

  专业实践是培训成果生成的主要路径,专业实践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安排在教学研修阶段,专家讲座后,学员分组,每人在组内分享一个优秀教学课例,之后共同推选一个课例与全体学员进行交流展示。这个阶段共交流了数十个优质课例,充分展示了各地教学经验。第二个阶段:在研修后半段,组织了各小组围绕着新的教学方式(如“议题式教学”等)开展研课、磨课,同心协力共同打造优质课例,并赴桂林市的几所优质中学进行现场教学、评课和反思。

  在2021年的国培示范项目培训过程中,97位学员写了近60万字的学习总结,互相推荐了近100节优质的课例,打造了10节优秀的说课,形成了60个学时的培训视频,18个专家授课课件,30个小时的研讨视频……这些成果都是实践生成的,当前,所有的实践成果都实现了共享及线上重播。

  6.以有效成长为目标做好训后跟踪指导工作

  多年来,我们形成了以有效成长为目标的训后跟踪指导机制,不少学员已经成为教师教育培训专家,活跃在国培及各区域的教师培训舞台上。培训结束后,我们利用本校网络研修平台,向学员提供专家讲座、研修沙龙、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课件、优秀教学成果、思想政治教学微课、历年学员研修成果以及国内外思想政治教学与研究发展最新研究成果等优质培训资源,开展后续网络研修;通过了解学员回本单位后开展培训工作的情况,营造网络研修氛围,及时指导与交流研讨,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形成具有创新引领性的公开课、比赛课、论文研究、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录像、教学课件、微课、培训报告等成果,提升学员培训教学效果。

  通过网络联络、实地考察、合理评估等方式,对能力较强、潜力较大、转化效果好的学员进行表扬与鼓励,在平台上展示学员们在工作岗位上的突出成果,并对好苗子加强交流与指导,为其提供更高的发展平台,引导其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的培训专家。


资料来源:微言国培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6v0HKZH9g6GpAZl_u6u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