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学生工作

我院独秀学术交流会第十一期讨论会顺利举办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19      浏览次数:574


616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独秀学术交流会第十一期讨论会在雁山校区行政北楼362会议室正式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恩来教授作为专任指导教师出席本次讨论会,2017级、2018级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法管学院硕士研究生到场参加。

讨论会现场,三位主讲人分别就本次活动主题“跨学科的思想碰撞—中西古今之辩”展开讨论。第一位主讲人林开武的主讲题目是“哲学探究‘存在’的多层义涵—以眼镜为例”。他首先向大家提出了五个问题,引导大家思考“眼镜”与“存在”的关系。他分别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洛克和海德格尔的角度剖析“眼镜”为什么存在,将讨论引向“虚拟哲学”,体现了哲学史的发展历程,并在最后得出结论:有了“眼镜”的思想后才有“眼镜”的存在。第二位主讲人李延的主讲题目是“儒墨之争—基于先秦经典著作的研究”。他首先用一个问题引发大家的讨论——春秋与战国的区别是什么?孔子生于春秋之末,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而墨子生于战国之初,为平民辩护。在此基础上他分别分析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墨家的“兼爱”思想,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将枯燥的古文变得生动有趣;此外,李延指出,墨子是批儒第一人,墨家批判儒家的“仁爱”是虚伪的,而儒家认为墨家是“禽兽”。第三位主讲人徐建峰的主讲题目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再思考—基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视角”。他从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两个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而资本主义整个社会的无政府性和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激化着资本主义的矛盾。但他也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实行工人持股制度和福利制度,出现了生产资料社会化占有的趋势,使矛盾得以缓和。在最后,他得出结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本质没有改变,工人被压迫的本质也没有改变。

讨论结束后,李恩来教授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性点评。他对各位主讲人用心的态度给予肯定,并对与会同学的积极性表示赞许。他认为,此次讨论会的内容跨越古今、串联中西,是中西方哲学思想的理论碰撞,囊括了哲学发展的总体脉络,同时基于现实视角,在文本视阈下对《共产党宣言》深入解读,以马克思主义为旨归,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进行重新解读。创新的交流讨论形式、对主题的深入挖掘使学术交流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并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是一场师生共谱的学术思想交流碰撞的饕餮盛宴!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记者 韩丹丹、李健/文 陆朝森/

主讲人徐建峰

为李恩来教授颁发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