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马院 --

 您当前的位置:

-- 媒体马院 --

【中国社会科学报】钟慧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创新与实践贡献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28      浏览次数:894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创新与实践贡献

钟慧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它已成为一个以中国声音、东方概念、中国表述为核心要素的标识性话语,为推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发声”、为解答人类共同问题“开方”、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献策”,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当前,我们应当深入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创新与实践贡献。

        为参与全球治理发出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上发出声音,是对中国立场和观点的清晰表达,是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与环境不协调等共同挑战愈发凸显,迫切需要各国携手应对。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和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两场演讲,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发各国政府、政党、媒体和国际组织的持续关注,进而为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宏伟实践中突破西方话语霸权提供了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思想范式和话语支撑。如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载入联合国决议、安理会决议,彰显了其对破解全球治理难题具有时代性与实践性的贡献。2018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以“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为年会主题,这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延续和拓展,也再次证明了该理念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前瞻性。3月,习近平主席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进一步提出,“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这超越了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有力地回应了“修昔底德陷阱”谬论,彰显了一种新的秩序观和发展哲学,为世界贡献了广为流传和广泛认同的“中国方案”。

        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贡献东方概念。话语是对核心概念的陈述与言说,承载着特定的核心价值,是一种软实力。东方话语向西方受众传播、社会主义话语向资本主义世界传播时,需要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进行阐述。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历史终结论”一度甚嚣尘上,彻底否定社会主义的价值;“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则完全无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当前资本主义全球化治理危机体现为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际秩序不平等、文化多样性被压制,这迫切需要一种理念和实践上的超越。身处于资本主义话语与规则强势包围之中的中国,坚持自己的主体道路,在古老的东方创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经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巨大贡献,也是东方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巨大历史性贡献。这种贡献,既源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又归功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所蕴含的东方智慧。习近平主席多次在不同场合向世界人民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并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哲理来阐释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诗句来表达同世界各国共赢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和博大胸怀。2017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以东方“茶”文化的创意元素和“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传统理念来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邀请世界政党共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党责任,引发世界政党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共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时代性发展,是社会主义“公平”“公正”价值追求的重要体现。它既与社会主义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理念一脉相承,也是中国“和”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是“和而不同”的哲学基础与文化基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融合的全新话语体系。

        为解答后发展国家难题提供中国表述。话语是既有理论支撑又有核心价值的范畴,同时是一种人际言语交往实践。中国政治话语是在中国道路的形成过程中提出,以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的现实国情为背景,对中国道路的理论阐释和观点陈述。中国的发展与世界上其他后发展国家一样面临着很多共性问题,中国破解这些生存与发展难题所凝练的经验、提出的观点具有共通的、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这要求我们既要以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来展示中国独特的生存状态,又要对接国际惯用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以便于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解答世界问题形成了中国表述、中国修辞、中国寓意。比如,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时,他引用“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的中国古语来表达中国与世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和现实必然。这样的比喻和修辞是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起步、上升阶段的共通经验和感受,由此能够跨地域、跨文化、跨语言地激发后发展国家人民的共鸣,继而成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所参照和借鉴的宝贵经验,是中国智慧为解决发展问题作出的重要贡献。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将愈发彰显其在拓宽现代化发展路径、丰富世界发展模式、确证人类文明发展多样性的世界意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政治话语在东盟国家的传播与认同研究”(16CKS01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原文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23日第一版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bk/bkpd_qkyw/bkpd_bjtj/201808/t20180823_4547534.shtml


IMG_94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