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马院 --

 您当前的位置:

-- 媒体马院 --

中国社会科学网】谭培文:深耕文本倾心学术 薪火相传情系育人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2-11      浏览次数:198


深耕文本倾心学术 薪火相传情系育人

——访广西师范大学谭培文教授

        如果看到谭培文,你很难把他与“全国优秀教师、广西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等名号联系起来,他身上经常穿一件普通的白衬衣,简洁朴素十分平常。从教四十余年来,谭培文教授从基础研究做起,一步步成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第一学科带头人,为实现广西文科一级学科博士点、文科博士后流动站“零”的突破和广西高层次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全国兴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研究及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他在研究与教学中又有哪些经验分享?近日,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请教了谭培文教授。

西部热土盛放马克思主义理论之花

        王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您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谭培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这些年,我有幸见证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壮大,内心除了感到骄傲和自豪外,更多还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有大情怀和大气魄,不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更要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新时代之际,我们有责任为中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有责任为中国道路提供强而有力的学理支撑与价值论证,在世人面前理直气壮地展现中国的理论自信。

        王晶:您刚才提到了“情怀”和“气魄”这两个词,是什么样的情怀让您自愿扎根到广西师范大学这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又是怎样的气魄让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西部这片热土生根发芽、盛放华彩?

        谭培文:我们这代人出生在新中国成立时期,成长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生俱来就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立志为祖国的进步和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当年我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时,恩师孙伯鍨先生曾对我说:“你在南京大学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比较好的博导,是否可以留下来?”我想,去那些高等教育发展比较滞后的边远地区,也许更能发挥自己特长优势,于是婉言辞谢了恩师。此后,又婉拒了包括上海、浙江等知名高校人事部门抛来的橄榄枝,毅然选择了广西师范大学,并初心不改,始终不为外部引力所动,立志坚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理想很丰满,奈何现实很骨感,当我来到广西师范大学时,才发现这里学科建设基础薄弱等问题。我是湖南人,有一种于艰难环境养成的“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和拼劲,当时我就立下志愿,一定要在广西师范大学为学科建设打下一片天地。当我担任经济政法学院院长后,于2000年就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理念,决心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这片热土盛放花朵,结出硕果。  

“文本乃治学之本,现实乃创新之源”

        王晶: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主任、长江学者唐正东教授曾说:“在我们师门中,真正领会和秉持导师孙伯鍨先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精神的是谭培文。”能不能请您为我们解读一下,这是一种怎样的学术精神?

        谭培文:唐教授表达的只是期望,不是事实。对于孙伯鍨先生的学术精神,我曾以“文本乃治学之本,现实乃创新之源”为题,写过一篇对孙先生的纪念文章。所谓文本,是指马克思主义全部文献与经典。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从熟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与经典文本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根本治学方法。所谓现实,是指研究马克思主义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能沉醉于马克思主义词句解读的文字游戏,必须扎根于时代,接地气,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积极回应和解决时代向我们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

        王晶:您多年来深耕文本、倾心学术,如今获誉不少、建树颇丰。特别是您的学术代表作《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和学术论文代表作《社会主义自由的张力与限制》,都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反响,能不能请您具体介绍一下?

        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一书,实际上是以我在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的研究成果。该书运用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时代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的需要出发,较清晰地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基本轮廓和发展脉络,廓清了“左”的思想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价值与意义。自2002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光明日报》专门报道了该书的学术思想与当代价值,并刊发了孙伯鍨先生的专题书评。2006年,该书获评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当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一等奖缺),实现了广西高校在此类奖项二等奖零的突破,至今仍是广西在此类奖项中唯一的最高奖项。鉴于该书在全国产生的重要影响,第一版脱销后,应广大读者要求,人民出版社于2013年又推出了第二版《修订本》。

        《社会主义自由的张力与限制》一文,是我在《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上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历史使命,时至今日,自由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一个突出的理论成果。问题是,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自由?这是倡导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亟待探索的重大问题。该文从马克思主义自由思想的方法论变革谈起,在自由与必然的相互关系中研究马克思主义自由思想,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自由张力与限制思想,深刻揭示出现代西方自由的沉沦和异化,并充分论证了中国道路的自由价值理念是对西方自由价值理念的扬弃,中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由张力与限制相统一思想的成功创新。该文通过深层追问中国道路的哲学道德价值,为中国道路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学理支撑,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占领意识形态制高点,从而有力地回击了西方一些学者对中国道路、制度价值意义的质疑。

        《社会主义自由的张力与限制》一文,是广西师范大学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也是广西21世纪以来在该期刊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该文发表后,社会反响良好,中国社会科学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网站、中央编译局网站等数十家网站转载。2016年该文获评广西(省)政府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撸起袖子,披荆斩棘建学科

        王晶:熟识的人都知道在工作中您是“拼命三郎”,听闻您在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时,因带病坚持工作延误了病情,最终造成胆管堵塞、胆囊坏死而不得已切除了胆脏,是以谓之“无胆英雄”,想必当时是面临了不少困境、遇到了太多艰难吧?

        谭培文:确实如此。广西师范大学深处西南内陆腹地,是一所典型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科基础相对薄弱,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积淀不够深厚,高层次人才奇缺,人力物力财力相对不足。我当时担任经济政法学院的院长,所有问题都向我扑面而来,令我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不过,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大都擅于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这些困难,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是将我们学院各位同仁团结在一起的凝聚力。

        直面困境、解决困难,撸起袖子加油干。作为学科带头人,通过组建学术团队、开展学术研究、筹措学科建设经费和科研经费, 2002年由我领衔申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被确定为广西(省级)重点学科,2005年我作为学科带头人申报并获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当时盲审,52个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名列第6位),2007年被确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又申报和获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成为广西首个文科博士点、文科博士后流动站、文科博士点一级学科。尽管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缺乏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经验,但是通过几年的学习借鉴和努力探索,我们完成了对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博士生教育教学体系的建构,实践效果良好。经此历练,初步探索了一条少数民族学士、硕士、博士一体化培养的机制与路径。我的广西“新世纪教学名师工程项目”于2016年获得了广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进入全国学科排名前20%,B+。  

桃李满天下,薪火传四方

        王晶:您是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广西高校教学名师。据了解,您每年平均课时量为300学时以上,除了承担硕士和博士的专业课以外,仍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在学院2013年的问卷调查中,您主讲的“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课程被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最感兴趣、启发最大的课程,对此,您有何感想?

        谭培文:本科生是国家的未来,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开启他们的眼界与视野,让他们知道知识的海洋有多深,思想的山峰有多高,才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思考和创造的热情。由于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起步时,不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存在误读,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有所排斥。我的教学理念是:吃透经典领会精神实质,旁征博引拓展学生学术视野,赋予经典以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感,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强大感染力,实现方法论自觉,奠定学生终身受用功底。体现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就是不搞“满堂灌”,不唱“独角戏”,以问题讨论式切入,抽丝剥茧、启发引导、深入浅出,最终能让学生柳暗花明,眼前一亮,如临新的境界。也许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王晶:由您主编的教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一书,备受广大学子的推崇和喜爱,被一些考生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考研考博的必读参考书,能不能请您具体介绍一下?

        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一书,共计71万字,200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后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0年、2014年、2016年连续五次重印。该书书目的选择,第一次较为全景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导读精当准确,思考题富于启发意义,为我院2005年刚刚设立的博士点理论基础教育做好了教材准备。由于出版时间较早,恰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至成为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教材,以及高校、党校的博士、硕士教科书和入学考试必备参考书,该书自2005年8月出版发行以来,读者反响热烈,社会影响较好。《光明日报》理论版2005年10月25日刊登了专题书评,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陆丽琼以《开放的经典》发表了书评。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振峰网评“该书是研究生、高校教师的一本‘看家本领’的好书”。2007年,获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凡此过誉,诚惶诚恐,特表谢意!

        王晶:您这几十年为少数民族地区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培养了一大批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层次人才,真可谓“桃李满天下,薪火传四方”,您记得大概教过多少学生吗?

        谭培文:这就难以计数了。数年来,我教过的本科生可能上千,硕士和博士倒是可以算一下。自1998年担任硕导、2006年担任博导以来,我培养了硕士103人,博士26人,博士后8人。其中,研究生中在广西已有6人晋升为教授,5人成长为广西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长或副院长。如硕士汤志华200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现在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2015年获评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称号,2017年获广西“十百千第二层次人才”等。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

        王晶:您一直强调,打铁必先自身硬,要学生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功底,自己必先有深厚的文献功底。您当年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非凡的毅力坚持读完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共50卷,53册),手写了30本读书笔记,并通过查找资料对深奥难懂之处一一攻克,成为广大学子学习的标杆和典范。您现在还依然保持着这种学习习惯和学习精神吗?

        谭培文: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术研究犹如攀登高峰,永无止境,克服了一个难题,下一个难题又会迎面而来。每个学人可能都会经历一个冷暖悲欢、苦乐交替、于无声处的默默探索过程,要坐得住“冷板凳”。几十年来,我每天坚持像机械钟表一样转动,埋头做学问,舍不得浪费一刻时间,就算双休日、节假日也少有休息,更别说外出度假旅游。连老伴都不时开起我的玩笑:“你一天到晚宅在书房里,深闺不出,都把学术的冷板凳坐穿了,我一个人出去玩都没意思。”

        学术探索过程固然艰辛,但在探究前人没有触碰的学术问题时,通过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往往能让人感受到创新的愉悦。因此,我现在依然每天浏览中国社会科学网、马克思主义研究网、哲学中国网等学术网站,翻阅《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学术报刊,以了解学术研究最新成果,追踪学术前沿问题,寻找学术创新点。需要指出的是,学术研究虽然能带来思维的乐趣,但是我们应该自觉把学术创新视为改造世界的武器,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学术传统,关注社会现实和国家前途命运,不做空学问,着力用马克思主义研究观照现实。

        王晶:最后请您谈一下今后的规划和期望。

        谭培文:学海无涯,教无止境。今后我依然会致力于学术创新和教书育人,这是我一生乐趣之所在。我不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名教师。教师的根本作用是育人,教师生命的延续在于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桃李满天下,还要因材施教,让桃李“生根发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报道链接:http://www.cssn.cn/gd/gd_rwhn/gd_mzgz/201802/t20180208_38445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