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征精神体验教育团带领着广西高校基层团干培训班的老师进行了一次长征精神的体验之旅,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兴安。
兴安,因2000多年前秦始皇下令开凿连通湘江与漓江的灵渠,留下了“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盛名,而 “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的传说所承载的是更为厚重的历史。
在去兴安界首镇的路上,长征精神体验教育团的讲解员首先带动老师们积极参与唱红歌,在红歌中感受红色精神。唱歌环节结束后,讲解员向老师们介绍了关于“红飘带”的故事:“如果把长征比作是地球上的红飘带,那么湘江战役就是这个红飘带上的一个结……”老师们听得如痴如醉,盯着解说员的眼睛,迫切地想要了解作为红飘带上的结的湘江战役是怎样一次令人惊叹的战役。随后,全体成员到达光华铺阻击战旧址,满怀敬仰地在烈士墓前宣誓,誓作栋梁、振兴中华、再造辉煌。继承先辈遗志,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紧接着,所有成员到达界首镇。
在界首的红军堂,全体成员参加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基地(广西师范大学)、共青团桂林市委员会、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挂牌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现场教学点的挂牌仪式。接着,在红军堂前,老师们开始诗歌朗诵及大合唱,用深情的朗诵与歌声表达了对长征中红军的敬重和对祖国的热爱。
在界首渡口的湘江边上,老师们聆听红军渡过湘江,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付出惨痛代价的历史。长征中的湘江战役以牺牲五万多人的惨重代价才粉碎了蒋介石妄想全歼红军于湘江东岸的迷梦。这正是因为红军战士的坚定信念以及无畏的牺牲精神,才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下午,长征精神体验团带领老师们前往一日行的最后一站——湘江战役纪念公园。经过讲解员的简单介绍标志性的建筑物后,全体党员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紧接着,部分老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湘江战役纪念旧馆,更深入地了解湘江战役的史实。讲解结束后,长征精神体验团与老师们进行短暂的交流,知道了更多关于湘江战役的细节故事,团队感触颇深。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长征精神体验教育虽然结束了,但老师们的眼前:光华铺阻击战旧址、红军堂、界首渡口、纪念碑,历史,现实,不断交替出现着,仿佛看到艰难的长征路。通过这次重走长征路,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革命胜利是无数先烈奋斗而来。如今,需要更多的人弘扬迎难而上、坚毅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国魂。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白凡/文/摄

唱红歌、讲解
湘江边上讲解
红军堂内相互交流
参观旧馆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