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堂求真知,见习笃行砺匠心——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见习活动纪实
2025年9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32名本科生赴桂林市逸仙中学,参与了一场以“市县联动·AI赋能·循证教研”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逸仙中学承办,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推动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也为思政专业本科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理论结合实践的锻炼机会。
此次教研活动以高一新教材《贯彻新发展理念》为课例,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教学展示。桂林市逸仙中学唐雅蔓老师以“从塑料的‘蜕变’看新发展理念”为总议题,引导学生化身“发展智囊团”,从塑料瓶改造切入现实产业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与思辨中体会新发展理念的现实意义。桂林市中山中学陆长潮老师则借助“AI桂林”文旅大模型这一本土案例,设计出层层递进的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展现人工智能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课堂展示结束后,活动进入课后会议与评课环节。两位授课教师首先就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了自我反思和分享,来自桂林市多所示范性高中的教师代表随后进行多角度点评,围绕AI在循证教学中的应用、议题式教学策略优化等焦点展开讨论,并提出宝贵建议。市教研员莫岚老师在总结中高度评价了两位教师的实践探索,并对未来教学改进提出了专业而具体的指导,为在座同学呈现了一堂生动的教学反思与教研融合的示范课。
通过本次教育见习,同学们不仅近距离感受到“同课异构”的独特魅力,也对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堂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认识。在与指导教师的深入交流中,同学们获得了专业提升的机会,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教学能力发展的方向。此次活动有效促进了同学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认知,为成长为一名优秀思政教师积累了宝贵经验。
本次教育见习是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学院将继续深化与桂林市各中学的合作,搭建更多实践平台,支持师范生在创新方法、提升专业素养方面不断努力。相信在学院的持续培养和同学们的自身努力下,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同学们必将成为未来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