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2025级新生树立专业自信、明晰成长方向,9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雁山校区文二区219大学生学术报告厅开展道德讲堂暨2025级研究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本次道德讲堂主题为“让我们快乐地做老师——兼谈教师职业道德”,讲座由校“五老”宣讲团成员曾云莺副教授主讲,2025级全体研究生及学院第八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共计240余人参加。
曾云莺副教授为同学们授课
曾云莺副教授以“人生三乐”为切入点,围绕“如何快乐地做老师”这一核心主题,结合教师职业成长规律,深入阐释了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的丰富内涵。她从“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内涵”“快乐从教的心理基础”“师德践行中的沟通艺术”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她指出,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是“仁爱之心、敬业精神、专业素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通过自我调适、情绪管理、职业认同等方式,实现从“谋生型教师”向“幸福型教师”的转变。此外,她还结合丰富的教育案例,分享了具有人文关怀与道德温度的沟通技巧。她强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要在尊重、理解、关爱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讲座现场
曾云莺副教授通过详实的教育案例和生动的讲述,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富有感染力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不仅是一次高水平的专业授课,更为学院高质量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入学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本。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道德讲堂”为平台,以入学教育为抓手,持续推动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深走实,为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