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王有凭博士
2024-04-01
10
姓名 | 王有凭 | 出生年月 | 1991年1月 |
性别 | 男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最高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最高学位 | 哲学博士 |
职称 |
| 职务 |
|
最高学历学位毕业院校、专业、时间 | 东南大学;哲学;2023年12月 | ||
主要研究领域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 ||
海外研修经历 | 2020.12-2021.12,(Eberhard-Karls-Universitaet Tuebingen)德国图宾根大学联合培养,CSC资助 | ||
所属教研室 |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 | ||
学术兼职 |
| ||
科研项目 |
1. 主持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马克思与黑格尔‘精神’理念的道德哲学对话”(KYCX18_0208)。 2. 参与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项目“改革开放40周年江苏省伦理道德状况及其发展对策研究”(18SSL050),结项获评优秀。 | ||
代表性科研成果 | 1. “马克思对黑格尔身体观的继承性批判”(第一作者),《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收录。 2. “走出‘丛林’的现代伦理学的‘形态学’理论”(第一作者),《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CSSCI来源期刊收录。 3. “基于‘意识’视角的马克思道德思想研究”(独作),《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9期,CSSCI来源期刊收录。 4. “共产主义学说对乌托邦的批判——兼论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理想主义共识”(独作),《思想与文化》,2023年第1辑(总第32辑),CSSCI来源集刊收录。 5. “黑格尔身体观探赜——兼驳‘客观唯心主义’误读”(独作),《甘肃理论学刊》,2021年第5期,AMI(扩展版)收录。 6. “中国社会的组织伦理意识及其群体差异”(独作),《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报告(中国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 | ||
获奖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