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2021年获批本科招生资格。本专业建设依托的学院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广西一流学科。200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授权点,2011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二、专业代码、名称
(一)专业代码:030504T
(二)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一)培养类型:非师范学术型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广西,面向西部,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较强的公文写作及理论传播能力、严谨求是的学风和有担当、有道德的人,能够胜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或在基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工作,能够成长为“崇人文、尚实干、敢担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工作者。
四、专业的优势和特色
一是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政治素养高,理想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宣传的专门人才。
二是雄厚学科支撑,保障一流专业的人才培养。
三是师资队伍强大,有力支撑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五、学制和修业年限
1. 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
2. 修业年限: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六、所属学科门类及相近专业
1. 所属学科门类: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2. 相近专业:政治学、法学、社会学。
七、专业核心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政治学概论、中国哲学史。
八、主要实验及实践教学要求
(一)课堂实验实训教学
针对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训练课程,通过课程设置训练学生相关技能,同时提供智慧教室及录播教室等条件,加强学生课后的技能训练。
(二)专业见习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力及理论宣传能力训练课程中,为让学生更直观了解理论研究及理论宣传,我院和桂林市部分社区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见习条件。
(三)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学生应认真撰写实习日志,记录实习内容和体会;对组织的教学参观、专题报告要做好记录,并加以整理;实习结束后须填写专业实习报告,要求数据完整正确,图样清晰,系统性强,书写工整规范, 达到实习大纲的要求。
(四)毕业论文
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创作。
(五)社会调查
参加每学年为期2周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并写出调查报告。
九、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一)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60学分。
(二)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十、课程结构与学分分布比例
课程平台与性质 | 学分数 | 分布比例 | |||
通识素质教育 | 必修 | 34 | 42 | 21.25% | 26.25% |
选修 | 8 | 5% | |||
学科基础课程 | 必修 | 34 | 34 | 21.25% | 21.25% |
专业主干课程 | 必修 | 33 | 33 | 20.6% | 20.6% |
专业发展课程 | 选修 | 39 | 39 | 24.4% | 24.4% |
实践教学课程 | 必修 | 12 | 12 | 7.5% | 7.5% |
合计 | 必修 | 113 | 160 | 70.6% | 100% |
选修 | 47 | 29.4% | |||
实验实训及实践学分 | 24.5 | 15.3% |
学校实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根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本科生须参与并完成第二课堂课程或实践活动,经考核合格方可获得第二课堂学分。第二课堂学分与学生的毕业直接挂钩,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内容包括:思想成长、实践锻炼与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文体活动、社会工作(含社团)、技能特长及其他等七个模块。“第二课堂成绩单”是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补充,不占用专业的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