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胡江华副教授、博士
姓名 | 胡江华 | 出生年月 | 1978.6 |
性别 | 男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最高学历 | 研究生 | 最高学位 | 博士学位 |
职称 | 副教授 | 职务 |
|
最高学历学位毕业院校、专业、时间 |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2021.6 | ||
主要研究领域 |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 ||
海外研修经历 |
| ||
所属教研室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 ||
学术兼职 | 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 ||
科研项目 | 1.主持:《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百年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2022年,广西哲社省级课题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2BDJ004,经费3万; 2.主持:《贺州市八步区创建两广合作示范区行动方案》,2011年,横向课题,经费10万; 3.主持:《新时代两新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动因、困境与实践路径——基于珠海市金湾区的观察与分析》,2022年,横向课题,经费8万元; 4.主持:《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2017年,广西文科中心,厅级项目,经费2万; 5.主持:《桂湘粤边界杂居民族关系和谐稳定的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探究》,广西文科中心,厅级项目,经费2万; 6.主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研究》,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2021MJDBWT04,经费3万元; 7.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逻辑机理与实践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9BDJ011。经费20万; 8.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际权力转移背景下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CZZ028,经费20万。 | ||
代表性科研成果 | 一、论文 1.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课程教学初探 2022年第9期,独著,普刊 ——《科教文汇》 2.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2020年12月第12期, 独著,C刊——《社会科学家》 3.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2020年第4期,一作,C刊 ——《江淮论坛》 4.新时代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2022年05期, 一作,C刊——《理论月刊》 5.边界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以广西贺州为例2021年3月,《贺州学院学报》 6.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经验与路径选择——以桂湘粤边界民族地区为例 2022年11月第11期,独著,C刊——《社会科学家》 7.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经验 2022年10月10日 ,独著——《中国社会科学报》 8.“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价值指向与实践要求 2022年第4期,一作,普刊——《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9.论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中国化表达及其证成逻辑 2020年第8期,导师一作,本人二作,CSSCI来源期刊——《贵州社会科学》 10.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2019年第6期,导师一作,本人二作,C刊——《江西社会科学》 11.社会中间层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制度困境与建构 2019年7月,导师一作,本人二作,C刊——《河南社会科学》 12.“颜色革命”的文化安全因素审视及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的启示社会科学动态2020年第2期,二作,普刊 ——《社会科学动态》 1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2021年第6期,二作,C刊——《江淮论坛》 14.苏联解体的文化安全因素审视及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启示 2022年第6期,二作,普刊——《社会科学动态》 15.新时代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困境和路径选择 2021年9月,第5期,导师一作,本人二作,普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16.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规定性 2020年第3期,二作,C刊——《社会主义研究》 二、调研资政报告 1.主持调研报告: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副省级领导批示,调研咨询报告题目:《充分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利 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立县”的调研与思考》; 2.参与调研报告: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副省级领导批示,调研咨询报告题目:《个性化定“治”: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龙胜经验”——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调查与思考》。 | ||
获奖情况 | 获得2022年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博导排名第一,本人排名第二),成果名称: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社会治理思想与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系列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