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学院“壹至二八”团队赴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2021-08-29 48

以毛南族实现巩固产业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研究对象,旨在对环江毛南族相关情况进行研究,探索出毛南族巩固产业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独特模式。7月15日至7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壹至二八”调研团队赴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进行实地调研。

7月16日,为了对毛南族巩固产业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情况进行研究,团队成员来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指挥部向相关工作人员询问环江毛南族产业扶贫的相关情况,并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当地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过渡期内产业发展布局的基本情况。趁着热乎劲儿,“壹至二八”团队按照计划前往下南乡人民政府进行调研。团队成员详细地陈述了调研的项目内容与来意,并与工作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问题主要涉及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产业扶贫项目合作模式以及带贫效果等情况,并且了解到当地“政府+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已发挥实效,为脱贫增收、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力量。

7月17日,“壹至二八”团队抵达南昌屯。在村民的介绍下,团队成员与村干部谭清泉阿姨取得联系,并在交流访谈中,成员们了解到当地的产业扶贫模式,即通过养殖菜牛、饲养桑蚕等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对当地的精准扶贫,但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7月18日,“壹至二八”团队按计划前往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波川村了解当地巩固产业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情况。与波川村村民的交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波川村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水果种植,菜牛、土鸡养殖以及运输、加工、劳务输出等产业,科技、经济、文化取得稳步发展。

7月19日,“壹至·二八”团队走访了城西安置点的易地扶贫搬迁户。亲身体验、走访调查、发放问卷逐项有序进行。在感受阿叔和阿姨们的热情的同时,团队成员不忘调查研究项目目前所遇到的痛点和难点,并努力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利民惠民政策有效推进。

7月20日,“壹至二八”团队来到中科院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参观调研。技术人员向团队成员介绍了“科研机构+公司+基地+产业”的扶贫模式,并且该模式已形成示范区资源合理利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红心柚、种桑养蚕、甘蔗、畜禽、蔬菜五大支柱产业。接着,工作人员带领团队成员们实地观察天然牧草和其生长环境,深入了解产业扶贫项目的发展现状。

“壹至二八”团队经过为期五天的调研活动,团队成员了解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和扶贫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示范、注入了活力。同时,团队还将整理此次调研所获的材料,对调研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以期学习推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产业发展经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清艺/文 韦启进/摄

 

 向中南村村委进行访谈

 与南昌屯村委合影留念

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实地考察

指导村民填写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