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学院兴教调研团前往灵川等地开展“小而优”乡村智慧学校建设状况实地调研

2021-07-24 120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建设乡村“智慧型”学校,推进乡村教育信息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解“小而优”乡村智慧学校的建设状况,探求“小而优”乡村智慧学校建设的可行性路径,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兴教调研团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立足于乡村振兴视角,于2021年7月8日至7月12日分别前往桂林市灵川县和雁山区两地展开实地调研。

7月8日,团队抵达桂林市灵川县同化小学。同化小学是灵川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公办学校,上溯可追寻到1911年(宣统三年)。但历经迭代,因乡村发展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这所曾经有辉煌历史的学校目前仅开办有8个教学班,学生不足百人。调研团队在与该校长的交流之中,对乡村学校的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该校长表示随着国家对乡村发展的不断重视,乡村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学校也在努力利用好国家各方面的扶持手段,继续提升自身办学质量,立足于乡村,做一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优质乡村学校。

7月9日,团队成员抵达灵田镇中心小学,其副校长给予了调研团队热情的接待。通过参观学校并同副校长深入交流,团队成员得知,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学校每间教室均已配备希沃电子白板教学系统,师生可以更方便地在教学中使用网络资源,享受电子教学系统带来的便利。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平台教学资源进行修改,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7月10日,在四联小学参观调研之时,其校长向团队成员展示平时如何使用教室的多媒体以及如何利用网上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时校长指出智慧化教学非常受学生的欢迎,提升了教学实效。而在7月11日于东田小学的调研之中,其校长针对多媒体教学平台方面的问题指出,虽然学校的教学硬件已基本配齐,但是在软件方面还存在欠缺。没有优质软件的加持,贵重的多媒体系统的作用也只是充当一个不用粉笔的黑板。同时,虽然希沃平台上已配备不少用于教学的软件,但教师对其使用不熟练,渐而不再使用了。

调研团队的最后一站是三合中心小学。该校教师在录播教室向调研团成员展示如何使用“优教”系统。“优教”系统是一个面向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开放的优秀数字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展示系统的老师对于远程教学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教师进行远程的教学交流能够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为期五天的调研中,团队成员勇于克服困难,顺利完成所有调研任务。团队获取很多有关课题的重要信息,对当前桂林市部分乡村智慧学校建设的真实情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此次调研也增强了成员们的社会责任感,诠释了团队关注并帮助解决社会问题的调研初衷,团队成员将会持续关注“小而优”乡村智慧学校发展动态,探求“小而优”乡村智慧学校建设路径。

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秀春 何和国 陈文静 黄荣立 陈薇玲/文/摄

采访四联小学校长

前往东田小学途中

三和中心校教师介绍智慧教学系统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