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凝聚土司传统民俗文化力量,助力各民族和衷共济齐发展”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2019-02-25 851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活性表现形式,土司传统民俗文化作为民族地区的特色传统文化更是凝聚着传统文化的力量。但由于土司传统民俗文化不具有实物形态,以及土司传统民俗文化活态传承的特性,也使其在历史变革与时代冲击下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更容易消逝。为深入了解这一民俗文化,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土司·源”团队于110日到达素“壮乡故宫”之称的莫土司衙署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并开展了为期5天的土司传统民俗文化调研活动。

调研首日, 土司团队到达忻城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并且向团队提供了土司民俗文化的相关资料,并为团队后续调研活动提供宝贵的建议。次日,团队去往当地图书馆查阅有关土司传统民俗文化的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日前收集到的所有资料完善了调查问卷。12日,土司团队按计划依次参观和走访了广西忻城土司文化陈列馆及有壮乡故宫之称的莫土司衙署和博物馆。对游客和相关工作人员发放问卷,并且对调研相关问题进行简短的采访。

113日,调研活动已接近尾声。团队成员在土司老街、县委县政府、忻城县文化局、忻城图书馆以及民族中学等地发放问卷并进行了随机采访。问卷发放完毕后,团队成员回到住所,就问卷相关访问进行了汇总,整理出更为直观的数据资料。在这次土司之行中,成员们了解到了土司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民俗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不仅看到了土司制度对当地民众的影响,也看到了它对于民族融合、民族地区稳定的重大作用。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的“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重要讲话,在民族融合视角下进行土司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与开发的路径探究,鼓励各民族多方联动、多手段全方位的开发土司传统民俗文化中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形成文化产业化保护模式,让土司传统民俗文化迸发出新的时代价值,从而更好的推动民族融合和各民族共同繁荣。饮水思源,希望“思·土司·源”团队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不忘初心,努力前行。

 

广西师范大学土司团队//

到达忻城县委宣传部进行走访

参观广西忻城土司文化陈列馆

对游客发放问卷并进行访谈

到达民族中学发放问卷并进行访谈

参观莫土司衙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