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红廉团队开展“走近红色革命圣地,探索红廉文化之旅”调研活动

2019-01-17 591

党的十九大以来,反腐倡廉已成为新常态,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新常态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背景下更要引导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其廉洁文化建设。112日—16日,广西师范大学红廉团队为深入发掘红色革命资源中蕴藏的廉洁文化,依托红色革命资源推进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结伴到被誉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进行调研。

仰望纪念碑,思忆当年景

走进碑园,映入眼帘的就是灰白的群雕和高耸的纪念碑。群雕由四个巨型头像和五组浮雕组成,它艺术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红军突破湘江战役中惊天地、泣鬼神的悲惨壮烈情景。看到此情此景,团队队员仿佛也身临其境,思绪飘回到当时的壮烈场景。随后,队员间都互相分享自己的感悟,表示红色革命资源具有震撼人心的警示教育作用,同时也能够为廉洁文化教育提供案例素材和实践教育基地

驻足英名廊,感受红廉文化

英名廊由数十块平滑的石板组成,两万余名红军烈士的姓名及籍贯镌刻其上团队队员驻足于英名廊前,凝神沉思,密密麻麻的烈士姓名让他们止步默哀。看到如此多的烈士为革命献身,队员们对先烈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敬仰,对革命战士付出的艰辛努力表示赞叹。团队在这一参观、学习过程当中,接受了红色精神洗礼,激发爱国热情,有利于树立良好的荣辱观和廉洁意识,端正思想作风,抵御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袭,增强对廉洁文化的认同感。

探访青石园,学习廉洁文化

经工作人员的解说,调研团队了解到青石园是群众接受廉政教育、弘扬清洁风气的重要基地。它具有独特的南方园林色彩,调研团队沿着鹅卵石小路参观园内的景色,一进园,就看见了鲜红的发扬革命传统,继承红军精神字样抬眼望去园内数块石头都镌刻有廉言警句忠诚、为民、公正、奉献、廉洁不等。此外,调研成员们发现部分石头旁茂竹成林,竹子既是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象征,更代表着清雅脱俗、廉洁公正的精神竹叶贴合着石头,相映成趣。游览一遍之后,团队成员都感受颇深,表示牢记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勇担历史使命继承和发扬艰难朴素、廉洁奉公的精神。

走进纪念馆,承担历史使命

团队成员沿着路标指示走进展厅,看见展厅墙上有许多的图文、透明的展柜。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解湘江战役的过程,队员通过墙上生动形象的历史图片,更深入了解湘江战役催人泪下的历史细节。走完几个展厅之后,讲解员告诉队员们:当时红军长征实属不易,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经过了湘江战役一战,已经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今天,我们再一次学习那一段历史,感受他们的伟大精神,相信你们都能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分发调研问卷,完善调研报告

团队成员进行问卷发放时,恰好有一对夫妇对团队的意图和调研内容很感兴趣。他们表示依托红色革命资源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难度认为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攀比之风、奢靡之风、行贿之风对大学校园有较大的影响,廉洁教育与红色资源中革命精神结合有重大意义此外,团队还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进一步获取了所需要的数据,了解了依托红色革命资源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情况,为之后的报告撰写奠定了数据基础。

走近红色革命圣地,探索红廉文化之旅系列调研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团队成员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与此同时,让大家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帮助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正确的三观,培养自律意识。同时队员们也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提高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在革命遗址中潜移默化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 在继承红色文化的同时增强廉洁素养。也希望系列活动可以继续坚持下去,帮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记者 黄云梁满芳/文/摄

石碑缅怀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