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知行合一实践团队开展恭城调研
人才已经成为乡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但目前乡村人才流失问题却严重制约了乡村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人才振兴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五大路径之一。为此,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行合一团队于2019年2月21日,以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区甜蜜柿业为例,展开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下人才回流面临的困境的研究调查。
经过火车的辗转,团队来到了恭城县,刚抵达的时候天气还是灰蒙蒙的,一转眼已经放晴。在沿着恭城县的滨江路走的路上,根据团队之前制作的问卷,对当地的一些居民进行了一个采访,一些外出务工的居民觉得在当地工作所获得的工资并不能养家糊口,只能在外务工,如果选择在家乡工作目前只有在房地产工作才能获得更高的工资,农业不能成为主业,农业吸引人才返乡工作的力度较小。随后,在当地的居民的指引下,团队前往恭城县有名的文武庙和博物馆,对当地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了解到一些年轻人都是到柿子收成的时候才回到家乡进行柿子的采摘和柿饼的制作,这是属于恭城县甜蜜柿业里独特的农忙。在采访的路程中,队员们也被恭城县文武庙的文化所渲染。
在休息整顿之后,队员们乘车去往了恭城有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红岩村,它是一个发展旅游业的村子,风景秀丽,山水环绕,还有一大片的柿子林,但由于冬季,柿子树仍然还是枯树。进入红岩村,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农家乐两旁挂满了柿子的柿子树,在与一些农家乐的老板的交流中,了解到会有一部分年轻人愿意留在当地做旅游业,但不会选择将农业作为主业,比如种柿子。最主要还是农业的收益每一年都无法预计,中间商差价较多,收益较少。同时也了解到农民还是希望有政府的帮助来发展农业。
通过队员的走访调查,虽然现在恭城的现代特色农业有所发展,但只能让一小部分人能够养家糊口,但如果要带动所有人致富还需要一段距离,这不仅需要政府的鼓励与引导,也需要村民的配合与支持,两者缺一不可。
马克思主义学院 盘慧霞/文 知行合一团队/摄
采访村民
采访红岩村农家乐老板
采访居民
采访文武庙工作人员
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