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壮乡寻韵小分队采访广西歌王覃祥周
“门前喜鹊叫喳喳,今天贵客到我家。没有什么来招待,唱首山歌当热茶。”2018年8月28日上午,壮乡寻韵小分队按计划进行了调研的最后一项任务,在南宁市金茶花公园采访广西山歌协会会长、《三月三》杂志社社长、广西山歌“歌王”覃祥周。
一见到覃老师,团队成员们就被他身上的学者风范所吸引。覃老师亲切地问候大家,还赠送给团队《三月三》杂志、《壮族传统山歌拾遗》等书,他表示希望这些书可以给团队调研以文字材料上的支持。随后,他热情的向团队成员们演唱了当晚要在2018年亚洲法官研修班的联谊活动上表演的曲目:“湄公河水清又清,脚下流金碗留银。山水相连情不断,中国东盟心连心”,曲声悠扬,团队成员深感壮乡文化博大精深之所在。
覃歌王在谈及山歌的现状时说到,山歌的日常演唱越来越少,但许多的山歌比赛都以时政歌为主,并向团队举例展示了一首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山歌:“国家富强又民主,文明和谐享清福。社会自由加平等,法治公正有前途。公民爱国敬业好,诚信友善人周全。这些内容都要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覃歌王表示:用山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创新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发展山歌,又能让人们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山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种特色。此外,覃老师还谈及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关注民族的东西,普通话的大众化使得会壮语的人群也在逐渐减少,目前很多唱山歌、听山歌的都是一些老人,民族文化的香火传承现状窘迫。随后覃老师发表出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看法,要想在年轻人中传承、传播山歌,应该要让山歌进校园、进课堂,并专门给学生举办山歌的比赛。
采访结束后,团队成员们跟随覃歌王欣赏他们团队所排练的山歌,三种语言切换的表演形式令大家大开眼界。覃歌王作为一位民族文化学者,身上有着非凡的气质和风范,大家也深刻感受到了他身为山歌歌王对传承、传播山歌所担负起来的责任。目前山歌越来越被政府重视,团队成员们均希望壮山歌文化能够走得更久更远。
马克思主义学院记者 张蓓蓓/文/摄
采访覃歌王
排练现场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