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提升越南归侨群体中华民族认同感路径,8月18日—8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侨寻小分队成员赴广西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开展调研活动。活动包括采访当地的越南归侨、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当地归侨的生活状况以及当地开展关于提高中华民族认同感相关活动的情况。
因为北海突发疫情,受疫情影响,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团队决定让在北海本地的两位成员开展活动,其他成员则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进行“云调研”。8月18日上午,团队来到侨港镇侨南社区、侨中社区和侨北社区采访当地的工作人员,成员向工作人员表明来意后,受到了热情的招待,工作人员也对提问进行了耐心的解答。三个社区分别管理侨港镇不同的居民居住区域,越南归侨的占比很高,大多数都以出海为生。因为疫情影响、恰逢休渔期结束,侨港镇政府给渔民们设立了专门的核酸采样点,登记好信息后方便渔民们准时出海,从这不难看出当地政府对越南归侨群体的重视和帮助。除了基本的帮助以外,团队成员还了解到当地开展关于提升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活动频率不高,很大原因是当地居民接受度的问题,政府还需要探索更为适合当地越南归侨的方式。
当天下午,成员在侨港镇的街道上采访当地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面向的是越南归侨和归侨子女,询问其对归侨政策的了解程度和满意程度,并了解其目前的生活困难和对提高中华民族认同感的看法。因为越南归侨大多年龄较大,开展的过程中也受文化程度的影响,团队成员需要更加耐心细致地解释,但也离不开当地居民的支持。值得让人注意的是,在采访过程中团队成员碰到了准备出海的渔民,渔民们采办好了出海的生活物资,正赶往码头,看到这番情形,团队成员也向码头出发,并向渔民们了解海情,渔民们对于能够准时出海十分满意,并评价道:“侨港镇政府的防疫措施是到位的,对于有政府的帮助觉得十分放心。”
8月19日上午,团队成员通过调研前的了解,前往侨港镇当地的归侨安置楼进行调研,并对在安置楼居住的越南归侨及其后代进行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当地的安置楼已经建了很多年,外墙都是重新油漆的,但考虑到安全问题,当地政府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计划建造新的居民楼,现在也早已经建造好,名为“侨安小区”,在侨港镇中心的部分旧居民楼已经被拆了,那里的居民也搬迁到了侨安小区,其他的居民楼因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原因还在计划当中。
根据当地居民的指示,团队成员在下午来到了侨安小区,对侨安小区的居民进行了采访。当地居民对于新的安置楼基本上是满意的,强调在拆迁之前,政府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说明拆迁的情况,那时候大多数居民是不太乐意的,觉得好不容易有个地方,住了这么多年,搬家也麻烦,因此当时很多人都没有签字,但政府人员多次上门强调安全问题,为了配合工作,居民们也就同意了,在侨安小区的居住环境相比以前也改善了许多。
8月20日上午,团队成员对当地的教育情况和医疗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分别来到了华侨小学和华侨中学。但因为暑假原因没能进入学校调研,成员对在两所学校就读的学生进行了基本了解。在华侨小学和华侨中学就读的学生大多是归侨子女和侨港镇居民。华侨小学经过几年前重新装修如今已然有了现代化学校的规模,在华侨小学就读的学生也相对于以前有了更好的资源。这几年里华侨中学也一直改善着学校的环境,对教育的模式有了一定的改进,在学习方面对标更大的区域,致力于将华侨中学的孩子和所谓“市里”的孩子缩小教育差距。当被问到学校有没有进行过爱国或者民族团结相关的活动时,学生们十分积极地回答举办活动的方式,比如歌唱比赛、主题班会和观看纪录片等等。据了解,当地社区也会建立兴趣班,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
8月20日下午,团队成员来到了当地的华侨医院,因疫情并不能进行过多的采访,可以从居民们的口中了解到,现在的华侨医院相比于之前老旧的模样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有更先进的医疗技术、有更多的医疗机械。在新冠疫苗接种的高峰期,华侨医院正是侨港镇居民的主要接种医院。居民们提到,当时政府的工作人员会上门和打电话催促他们尽快接种疫苗,医院也开设侨港镇居民的专门通道,以确保人人都及时完成接种。
调研接近尾声,团队成员决定在侨港镇继续发放调查问卷。在文体公园的中心可以看到关于民族团结的建筑,在接近港口的路上也随处可见关于民族团结的标语。根据当地居民的建议,团队成员还去到了侨港镇历史展览馆,但很可惜的是因为疫情防控限制,团队成员没有办法参观。
为期三天的调研,让身在北海的团队成员更加了解到了侨港镇独特的风情和历史底蕴,越南归侨在国家和政府的帮助下,在侨港镇安居,在生活、教育和医疗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团队成员在调研当中感受到越南归侨对于国家和政府的感激,并有着很高的中华民族认同感。作为中国人,作为侨港人,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在为建设更好的侨港而努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 黎就凤 黄慕伦/摄
当地越南归侨为出海做准备
当地越南归侨填写调查问卷
侨南社区工作人员帮助当地越南归侨处理社保相关问题
团队成员采访侨南社区工作人员
侨港文体公园同心广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红”数字阅读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