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至25日,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崇左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崇左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壮美南疆·绘心铸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研讨会在我校育才校区举行。来自高校专家、崇左市区县教研员及76位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等近百余人齐聚桂林,共同探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方向,切实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水平,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
本次研讨会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强化统筹推进——探索校市协同机制推动品牌落地;深挖南疆特色——创新融合边疆文化资源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锻造名师队伍——构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师资培育体系。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罗富元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要将‘壮美南疆’的地域文化基因转化为铸魂育人优势,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标杆。”崇左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刘英杰在前期部署工作时指出,要把党建工作与思政课创新发展相结合,加强党对思政课的引领,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出有广西特色全国影响的“壮美南疆·绘心铸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会议呈现四大亮点:第一,前沿经验共享。深圳中学特级教师王成启分享跨学科思政实践案例,提出“情境化、项目化、生活化”教学设计理念,为南疆思政创新提供新思路。第二,本土实践深化。扶绥县实验学校“石榴籽工作室”展示边疆民族团结主题实践课程设计,形成了具有边境特色的“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有机结合创新实践方法。第三,专业赋能支撑。广西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蒙宇老师系统讲解了“壮美南疆”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壮美南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践路径,解决了老师们落实“壮美南疆·绘心铸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难点问题。第四,思维碰撞创新。活动中,38个名师工作室相关负责人围绕工作室的工作理念、建设规划、蓝图设计等内容,展开现场答辩和深入探讨。老师们在与11位高校专家的思维碰撞中,更加明晰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和方法,并不断涌现出新思路和好创意,收获了打造“壮美南疆·绘心铸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的智慧。
在8月25日闭幕环节,崇左市教科所政治教研员、“壮美南疆·绘心铸魂”大思政课项目负责人林绍强老师发布《2025-2027“壮美南疆·绘心铸魂”品牌建设专项工作计划”》,围绕‘壮美南疆·绘心铸魂’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制定了为期三年的详细工作计划,明确了各学校及名师工作室的具体职责,并号召大家遵循工作计划的时间表和任务书,充分利用校地协作机制,整合各类资源,全力推进任务实施。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罗法洋副教授在总结时指出,研讨会形成了‘12345’共识——即紧扣铸魂育人1个根本,联结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崇左市教育局2个主体,突出壮美南疆“守边、固边、兴边”3项特色,落实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模式创新、师资培育保障、基地建设协同4大行动,贯通大高初小幼5个学段,为边疆民族地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
“壮美南疆·绘心铸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崇左市教育局“壮美南疆·绘心铸魂”大思政课项目负责人林绍强老师在会上发布《“壮美南疆·绘心铸魂”品牌大思政课三年规划》
崇左市名师工作室展示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方案
崇左市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围绕工作室的工作理念、建设规划、蓝图设计等内容进行现场答辩
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