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脉侨批文化,感受家国情怀——马克思主义学院侨批驿使调研队前往广西东兴市开展调研活动

作者:黄印英

时间:2023-08-24浏览:10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东兴市侨批路在历史上曾被称为“东兴汇路”,是抗日战争期间的国际物资中转站,更是海外华侨艰苦创业、不畏险阻的历史见证。为探索传承侨批文化的创新发展路径、赓续红色血脉,2023年7月5日,广西师范大学侨批驿使调研队赴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在当地的红色景点进行走访调研。

7月5日,调研队计划前往中越人民友谊公园内部进行实地调查,而后对当地居民及游客进行采访。调研队在公园内采访多名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与居民,围绕“侨批馆”、“红色文化”等关键词进一步展开沟通交流,获得与调研内容相关的信息。在采访中,有积极热情的游客,也有对侨批文化了解颇多的老党员。从整体上看,采访活动进行得比较顺利。

7月6-7日,调研队到达东兴侨批馆开展调研。调研队成员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东兴汇路的发展历程、历史故事,并与讲解员进行互动,及时做好笔记。调研队成员在展柜前观摩学习,在讲解中提高对侨批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认识,对东兴市的红色历史有了更深的感触。在侨批馆的讲解结束后,调研队跟随讲解员走进侨家小苑,了解海外华侨的创业兴业史。讲解员介绍,目前有不少华侨企业家捐赠资金助力侨批馆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东兴产业的发展。由此,调研队对侨务工作和华侨的造福桑梓的奉献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最后,调研队在公园社区会议室与揭书记以东兴侨批馆的现状和发展为核心进行深入交流与访谈。访谈进行得非常顺利,双方交流的氛围愉快而融洽。调研队成员表示,“侨批馆的工作人员具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和活力,非常期待未来能够与揭书记再次深入探讨侨批馆的传承与创新,希望侨批馆会在未来建设得越来越好。”此次访谈对本调研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调研队成员对东兴侨批馆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本次调研,调研队成员对当地的侨批文化和红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为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印英/摄

调研队成员进行问卷调查

调研队成员参观侨批馆

调研队成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