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红桂枝”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调研实践活动

作者:高艺菲、韦雨珊

时间:2022-09-01浏览:141

 为了解桂平市红色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红色资源的利用概况,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的主要形式和目前所取得的成果,探寻红色文化资源与高中思政课长期融合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总结出创新性的可行路径。8月7日,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红桂枝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调查研究

 团队首先前往中共桂平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拉开了本次调研的序幕。步入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大革命时期九位伟人浮雕墙,参观路线以党的百年征程为主线,分为“革命薪火”“峥嵘岁月”“改革潮涌”“扬帆远航”四大历史文化主题篇章,四大篇章都以真实动人的红色故事展现了桂平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还有现代科技与党史主题相结合的时光隧道、党史智慧中心、VR技术“说党史”等创新形式。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习了中共桂平近百年党史和现代化建设史,聆听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瞻仰了一件件饱经风霜的红色历史文物。

 8月8日,队员们怀揣激动的心情前往桂平市第一中学,走进广西第一位共产党员黄日葵的母校。校园里不仅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还饱含着红色文化的底蕴。黄日葵纪念馆,建成于2019年9月,坐落于黄日葵的中学母校——桂平市第一中学校园内,是广西红色文化科普基地和桂平市党性教育基地。馆内设置的一系列展览,以图文展示、实物和红色文艺演播等形式,展示了黄日葵烈士矢志追求真理、与党的事业相生相伴、可歌可泣的传奇人生。队员们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到了黄日葵的先进事迹,为其真挚浓厚的爱党爱国热情深深触动。老师还向队员们介绍了桂平一中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桂平一中着重利用红色文化打造和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推出了的红色文化课题获得教育部立项;“红五星育新人”德育模式获得2019年度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师生创编的舞台剧《红色先驱.黄日葵》在贵港市多次演出,《红色回音》参加贵港市展演。这一系列传承、宣传红色资源方式给团队调研很大启发,让队员们看到了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堂融合方式的生动例子。

 8月9日,思•红桂枝调研团队驾车来到位于桂平市金田镇金田村西侧的金田起义博物馆,在博物馆前,有太平天国起义武器展览与六位领导人雕塑。进入博物馆会看到一幅巨大的壁画以及整个太平天国的进军路线,博物馆通过序厅、3D体验厅、放映厅、展厅等以文物、壁画、艺术作品及声光电相结合的形式,向游客形象展示太平天国时期有关历史文化。队员们在放映厅观看起义相关影视资料,在各个展厅中了解学习了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崛起发展的过程,博物馆将革命历史与革命精神以多种独具特色的手法表现,让大家融入各种历史场景之中,有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

 8月10日,队员们整装待发,前往风景秀美的西山去瞻仰革命烈士的英姿、去感悟革命烈士的伟大精神。桂平市共有革命烈士433名(含区外客籍44名),为缅怀先烈光辉业绩,继承先烈革命精神,每逢清明时节或重大节日,都会有机关单位、学校团体自发来缅怀和瞻仰先烈,逐渐形成了较为良好的红色文化传承氛围。桂平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牢记红色历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启发着广大市民珍惜幸福生活,激发着青年一代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在这次调研中,团队成员既注重了解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又注重把握高中思政课对本地红色资源运用的经验,在调研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融入途径和方法。在未来,团队成员将会结合此次调查经验,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价值,用思政课讲好红色故事,用思政课筑牢青年思想。

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艺菲、韦雨珊/摄 

桂平史志办领导讲述桂平党史

团队成员在黄日葵纪念馆合影留念

团队成员参观博物馆

团队成员在烈士纪念碑下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