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田旭明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在学校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发言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1-06-28浏览:772

  6月28日上午,学校在雁山校区综合田径场隆重举行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田旭明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在典礼上进行了热情洋溢、生动感人的发言,勉励顺利毕业的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征程上永远保持炙热的家国情怀、读书的良好习惯,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怀揣“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做信念在心、初心在行、使命在肩的“后浪”。       

  现将田旭明教授的发言全文刊载如下:


在广西师范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发言

时间:2021年6月28日(星期一)上午8:30

地点:雁山校区标准田径场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教师代表在同学们这个重要的人生时刻,为你们注目送行、加油鼓劲。今天,你们就要毕业了,作为“长得着急”一点的80后老师,我更是大家的朋友,时光匆匆,记忆满满,难说再见,千言万语化为几点最深的期望与大家共勉。

  一、希望你们永远保持炽热的家国情怀。我是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常和学生说,你们都是新时代青年,但“新时代青年”不是自我描绘和标榜,也不是安逸生活中的养尊处优和个人特有的“小确幸”,真正属于这个新时代的“青年人”,必须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奋斗的志向和科学的素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有个人的尊严。同学们走入社会之后,要常怀感恩之心,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不要总想着国家、社会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时常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

  二、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读书的良好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的气质绝不是通过名车豪宅、炫富攀比式消费展现的,一定是内在涵养的外显。读书能改变人的思想、精神和气质。知书达理的人总是会有一种风雅的生活方式,把工作做得更好,不断寻找生活的美好。同学们毕业后,无论工作多忙,希望每天都能挤出一点时间看看人文社科,或自然科学著作,让阅读成为你一生的习惯。我相信,爱读书的人,会变得明理慎行、谈吐不凡。在我大学期间,我曾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周看一本书。到如今,我虽无法准确记得一些书的名字和内容,但这些阅读对我的人生观塑造,以及今天的学术研究、教书育人和社会交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每每回味这些,我都觉得很欣慰。

  三、希望你们永远保持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走向竞争激烈的社会,同学们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残酷社会现实,会体会到现实的骨感、拼搏的不易、奋斗的艰辛和诱惑的滋扰,还可能会经历种种失望、落差、委屈和无奈。现在有个词很火——躺平。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无论是就业还是深造,总会遇到困难,心浮气躁、抱怨生活、佛系躺平,都解决不了问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和壮观,人生如果只有一帆风顺,生命的魅力和远方的诗意都将难以尽情享受。要做敢于直面困难和挫折的“逆行者”,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精彩!

  最后,再次祝贺同学们学有所成,开启人生新征程,希望你们永远保持善良、勇敢的心,怀揣“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做信念在心、初心在行、使命在肩的“后浪”。

  谢谢大家!

学校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现场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田旭明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