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49次学科论坛在桂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中心承办。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教授,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大学钟明华教授,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王树荫教授,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武东生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副主编郑端,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林春逸教授出席会议。来自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5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150余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汤志华教授主持。
林春逸在致辞中代表我校向到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一直以来对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全国重点马院建设的关心帮助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建设发展基本情况。他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通过本次研讨会,对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奋斗历程和现代化辉煌成就,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现代化百年实践,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把握现代化的发展大势、顺势而为、奋发有为的基本经验,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领导,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认识,进一步助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林春逸希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举办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汇聚全国专家学者力量,共同为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张雷声教授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校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成绩,并在会上作了主旨发言,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的三个核心范畴(即现代化范畴、中国式的现代化范畴和现代化经济体系与现代化关系的范畴)进行了深入阐释。欧阳康教授在发言中深情回忆了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历史渊源,并就《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伟业》作了主题发言。
研讨会上,中山大学钟明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树荫教授、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南开大学武东生教授、山东大学周向军教授、吉林大学罗克全教授、东南大学袁久红教授、广西师范大学钟瑞添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高继文教授、李爱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关锋教授、贵州师范大学汪勇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张荣华教授、西安科技大学赖雄麟教授等14位专家学者聚焦“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主题,围绕党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强国建设、百年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深刻变化和经验启示、中共百年马克思主义观发展的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政治价值、以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推动中国发展等方面作了交流发言。
与会代表还围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等进行了分组交流,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我校承办“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49次学科论坛
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林春逸教授到会致辞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致辞并作主旨发言
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教授作主题发言
5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150余人参加会议
分组交流讨论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